食物的历史 菲文普·费南德兹

食物的历史-菲文普·费南德兹-2012-繁体竖排扫描版_400

作者简介 · · · · · ·

菲立普.费南德兹—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1950-)

现任圣母大学历史系雷诺兹讲座教授,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研究员。出版过《食物的历史》《文明的力量》《我们人类》《大探险家》《一四九二》《改变世界的观念》等畅销历史著作,并已被翻译成二十五种语文。获奖无数,包括英国颁给对航海史与殖民史有杰出贡献的国家海事博物馆“凯尔德奖章”与“约翰卡特布朗奖章”;西班牙颁给地理写作与美食写作的国家奖章;《食物的历史》获2003年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饮食写作奖;《大探险家》则是获2007年世界史研究会年度最佳图书奖。定期为西班牙第二大报日报《世界报》以及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报》撰写专栏。目前定居在伦敦。

译者简介

韩良忆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曾任报社编译与记者多年,目前旅居荷兰,专事翻译与写作。著作有《我在法国西南,有间小屋》、《罗西尼的音乐厨房》、《流浪的味蕾》、《青春食堂》与《郁金香厨房》等,译作有《如何煮狼》、《牡蛎之书》、《把纽约名厨带回家》、《安东尼.波登之厨房机密档案》等。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章 烹饪的发明──第一次革命
你一旦把柠檬汁挤在牡蛎上,便开始改造牡蛎,使它的质地口感和味道产生变化。把食物腌很久,就和加热或烟熏一样,也会转化食物。搅拌牛奶以制作奶油简直像炼金术,液体变成固体,乳白变成金黄。凡此种种转化食物的方法既然都这么令人瞠目称奇,生火煮食这件事为何会显得卓越出众呢?
第二章 吃的意义──食物是仪式和魔法
放眼天下,不论何方,饮食都是文化的转化行为,有时更是具有魔力的转化行为。它可使病弱者变得健康,可以改变人格,将看似世俗的行为变为神圣。崇尚健康食品的人,还有为了美容、提高智力、增加性欲或追寻性灵而吃东西的当代时尚人士,和食人族都是同类。他们都是为了某些食物的超越性功能,而吃这些东西。
第三章 畜牧革命──从“收集”食物到“生产”食物
软体动物可能是人类最早蓄养的动物,这么重要的事却从来没有人讨论过。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在利用海洋生物为食物的历史过程中,畜牧可能早于猎食;捕鱼虽也是一种猎食行为,但捕鱼需要高超的创意技术,并且必须配合使用不熟悉的工具。相反的,养殖软体动物仅需用到双手就够了。
第四章 可食的大地──栽种食用植物
在普遍靠采集食物为生的时代,人们的饮食比早期农夫来得好,大体上比较健康,较少得慢性病,蛀牙也没那么多。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人为何放弃一周只工作二十个钟头的生活和打猎的乐趣,只为在烈日下挥汗操劳?为何要更辛苦工作来换取营养较差、收获又不牢靠的食物?
第五章 食物与阶级──社会不平等与高级饮食的兴起
会蹦出跳舞女郎的派对蛋糕、惊奇鸡、惊奇炸弹,人们对种种惊奇食物的爱好,都是把烹饪当成戏剧表演的例证。惊奇有如难题,经过伪装的食物是知识份子游戏的原料。在教育乃精英特权的社会,这使得惊奇食物成为上流阶级的饮食。古时的京都便有项习俗,宴席上的来宾往往竞相猜测他们吃下去的是什么东西。
第六章 消失的饮食界线──食物与文化长程交流的故事
有一些力量可以渗透文化障碍,促成食物的国际化,其中之一是战争。军人们“既已到过巴黎”,就很难再使他们甘于家乡的粗茶淡饭。要不是归国的军人把他们熟悉的咖哩带回英国、把印尼菜带回荷兰和乡亲分享,那么爱吃咖哩和印尼菜的,可能就仅限于移民和以前在殖民地从事行政管理的精英阶级。
第七章 挑战演化──食物和生态交流的故事
义大利菜因番茄而显得色彩浓烈,我们很难想像义大利菜在番茄到来之前是什么模样。有道菜名为“三色”,是由切片的番茄、莫扎雷拉乳酪和酪梨分别代表义大利国旗的红白绿颜色。莫扎雷拉乳酪的原料为原生种水牛乳,可是酪梨和番茄都是义大利从美洲移植来的果实。
第八章 喂养巨人──饮食工业化的故事
在把烹饪当成文明基础的人看来,微波炉是最后的仇敌。微波炉解放了同居在一个屋檐下的人,使他们不必彼此等待用餐时间。围桌聚餐交流的仪式就这样轻易瓦解。大伙围在营火、锅子和餐桌旁产生的伙伴情谊,帮助人类同心协力、共同生活至少十五万年,如今这份情谊却可能毁于一旦。

备注 · · · · · ·

菲文普·费南德兹-2012-繁体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E币,请先
解压密码【e-body.fit】;
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
下载价格:5 E币
下载说明:解压密码【e-body.fit】;
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身心健康的一切~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