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以器官中心、急性照護爲主的醫療模式,雖然對傳染性疾病與緊急事件十分有效,仍是今日的一貫作業流程。但随着慢性病的受害人數不斷上升,醫療成本也相當昂貴。我們很清楚這套模式已經老朽、完全不足以應付今日的實際健康問題。
因爲,現在面對的醫療挑戰是慢性病,而非急性照護,而慢性病的研究結果顯示,焦點必須放在個人,而非平均病患。事實上,數據顯示,除非我們徹底改變現況,否則全人類都将走向脆弱多病的晚年生活,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病與吃藥。
相對于标準醫療模式,僅專注于處理症狀和提出診斷,
相對于整合或另類療法,僅提供一大堆解決病痛的老舊療法,
功能醫學采用最新生物醫學發現,鎖定個體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
過去以疾病爲中心,現在以病人爲中心。
功能醫學能深入探讨病情背後的失能機制,并提出一套能預防或逆轉這些病痛的治療模式,對抗威脅人類生命的慢性病。在個體獨特基因結構與其生活方式、環境和飲食的互動關系之下,尋找慢性病的根本原因。功能醫學使病患與醫療從業人員共同思考一套量身訂做的健康管理計劃,結合藥劑學,與病患的環境、飲食與生活方式改變,不隻爲病患緩解症狀,而是實現個人基因完整的生命潛能。
★5大健康新觀念──健康不是基因注定、沒有病痛不一定等于健康、最适合甲的生活習慣、飲食、環境,套用在乙身上可能就是傷害……開始筆記,爲健康重新評分!
“醫學之父”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說:“隻要環境、飲食、生活習慣都對了,生物就會自我療愈。”時至今日,這個觀念因基因革命而被賦予新義:
1.健康不是基因注定:健康和疾病的型态取決于基因表現方式,而基因表現方式又受各種生活習慣、飲食和環境因素左右,這些因素會傳遞訊息給細胞。
2.慢性病是一種或多種生理過程失調的結果:失調起因于基因體與生活習慣、飲食、環境之間的互動失調,讓人生病。調整它們,可讓生理過程恢複平衡。
3.沒有病痛不一定等于健康:機能退化必須持續一段時間,才能診斷出慢性病。如果你的機能還沒退步,或是才剛剛開始退步,那麽,現在就是執行新生活運動的最佳時機。
4.每個人基因組合不同,對生活習慣、飲食、環境因素的生理反應也各不相同:最适合甲的生活習慣、飲食、環境,套用在乙身上可能就是傷害。
5.藥物能應付急性病症,但是對慢性病的長期治療來說未必最佳。多數藥物的效價在于阻斷引起目标症狀的某個生理過程,長期使用藥物可能帶來有害副作用。慢性病是長期抗戰,最安全的用藥方式是盡可能延後開始用藥的時間,并使用最低劑量,以維持正常機能運作。
作者介紹
傑佛瑞‧布蘭德博士(Dr. Jeffrey S. Bland)
被譽爲“功能醫學之父”,這是一套注重個體差異的慢性病預防與治療方式。爲了推廣功能醫學,過去35年來,布蘭德博士旅行超過950萬公裏,橫跨美、加等全球40多國,教育超過10萬名醫療從業人員。他曾任生物化學教授,于萊納斯鮑林科學及醫學研究所(Linus Paul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Medicine)擔任研究主任,于1991年共同創辦功能醫學中心(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也是個人化生活型态醫學中心(Personalized Lifestyle Medicine Institute)的創辦人兼理事長。布蘭德博士至今發表超過百篇學術論文與十本通俗著作。他與妻子蘇珊居住在華盛頓西雅圖,三個兒子也在附近成家。劃船、沖浪、浮潛是他的嗜好,不斷學習則是終身熱情。
推薦者簡介
梁錦華醫師
養齡診所國際功能醫學健康老化中心負責 人、美國抗衰老醫學會專科醫師(Board-Certified Anti-Aging Physician)、哈佛醫學院醫學中心(BIDMC)ReyLab訪問醫師,曾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内科主治醫師、敏盛醫療體系大園分院創院院長、聯安 預防醫療機構功能醫學中心創始人。
他接受正統的内科專科與消化系次專科訓練,在教學醫院從事服務、研究與教育工作多年,随後放棄既有成就,毅然重 新學習新一代的醫療典範,緻力于創新的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成爲亞洲第一位推動“功能醫學”的華裔專科醫師。著有《無聲海嘯》、《健康關鍵,先減再加》、《無齡的秘密》、《你還在看西醫嗎?》 等健康好書。
劉博仁醫師
現職:
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抗衰老中心營運長
台中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功能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商業周刊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
著有《疾病,不一定靠藥醫》、《營養醫學抗癌奇迹》、《過敏,不一定靠藥醫》等。
譯者簡介
李漢威
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會議口譯碩士。曾任民視編譯,現爲自由譯者,譯有《驚人的澱粉減重法》等。
目錄
推薦序1 要長命百歲,而不是“床”命百歲/李瑟
推薦序2 颠覆疾病觀念,新一代醫療從“功能醫學”開始!/梁錦華
推薦序3 這是重視養生、追求健康的您所需要的“平安書”/劉博仁
推薦序4 通往真正健康與療愈的藍圖/馬克海曼
簡介 慢性病的崛起
Part1 背景介紹
第一章 疾病幻象與慢性病難題
第二章 劃時代的生物學突破
第三章 功能醫學革命:戰勝慢性病
Part2 7大核心生理過程
第四章 吸收與排洩
第五章 排毒
第六章 防衛
第七章 細胞溝通
第八章 細胞運輸
第九章 能量
第十章 結構
Part 3 打造個人健康管理計劃
第十一章 健康新觀點
第十二章 設計基本健康計劃
第十三章 打造個人健康管理計劃
第十四章 健康革命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