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虽然现今的科技能让我们和许多人建立起人际网络,但是在这个“灵性匮乏、情绪疏离且人际孤立”的世界中,这些关系常常无法满足我们心中那份想要和某人、某地或某事建立归属感的需求。──约翰.席尔(荣格分析师)
以本书作者普内特博士所参与的一场荣格研讨会为开端,一趟探索荣格孤儿原型脉络的旅程就此展开。这不仅是作者本身与孤独的对话,也是所有人迈向个体完整前,必经历的孤独体验。
全书透过历史、神话、文学、心理学、童话分析与艺术作品探讨无所不在的孤独感,并抽丝剥茧孤独内里之黑暗与光明。孤独体验是痛苦且艰困的,但正因为感受孤独,自身的独特潜能才得以激发。与此同时读者也能从作者普内特所收集的当代案例中,获得对自身孤独的理解、共鸣,进而共存。
犹如受到孤儿原型召唤的普内特,透过本书书写交织出充满启发的吉光片羽:原来人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孤独感,原来这是为了完整自我前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必须继续与周身的世界连结,而这就是人生。
个人自身的旅程,不论这旅程会有多难熬,都是属于个人的旅程,而且必须为一生中由内在改变所带来的结果感到骄傲。──卡尔‧荣格
触动内心深层内理的那些话语》》》
关于孤单──
“孤单并非来自身边无人,而是在于无法向他人传达自己认为重要之事,或是来自于持有他人所无法认同的观点。”
关于关系──
“理想上,双人的关系要能够支持对方的个体生活,而非攀附或依赖,让了解自我成为关系中更重要的内涵。”
关于现代社会──
“在这个科技当道的世界里,充斥着灵性枯竭、情感疏离和个人的孤立,唯有借由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位置,我们才能开始有些领悟。事实上,我们所做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活出什么样的命运,而我们但愿这些能致力于带来更大的善。”
关于孤儿所带来的意义──
“成为孤儿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可以被救赎并具有意义。”
“其他所有孤儿情结的‘受害者’而言,都必须去察觉生命的流动。过多的热、阳、日、意识、坚定,势必得与阴、冷、月、无意识和弹性做适度地平衡。其中负向的部分,就像……那种可怖的孤绝感。至于孤儿情结中的正向部分,就是人们拥有找到自己独特性的潜能。”
“孤儿唤起了许多意象,但最重要的是那种在世界上孑然一身的原型。这种原型之所以受到引动,可以是由于真的身为无父无母的孤儿,也可以是因为正处在通往完满或个体化的旅程上。个体化的道路必须独自上路,但矛盾的是,个体化也必须在与‘他者’(Other)有所连结下才能完成。”
“孤儿的旅程是为了与自己可能成为的一切有接触,与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创造力接触,然后变得完整。与自我省思结合之后,这将重新建立起希望与一份自己拥有未来的感受,就会有生命线索,有归属感、未来感和延续感。不论是大人或儿童,只要因为原型受到激发而感觉自己被遗弃、不被看见,就是个孤儿,但是 orphanus sum 的意思是我是个孤儿而且我拥有—也就是负起责任—我自己的故事。这趟旅程是一个殊荣,我们可以在旅程中的某些时候骄傲地说,我是一个孤儿。”
关于痛苦──
“我们常常希望有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苦痛的答案,但每一分意识的获得都是与无意识间的战斗,势必带来一番受苦。”
“有时,我们在痛苦之时不可能对未来有所想像。人们必须等待其他事物到来,新的创造会带来崭新的态度或方式。如果我们无法自己做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让别人为我们做这件事,但这样永远不会带来内心的平静。这种将原属于自己的驱力和情结都归咎于他人的倾向,便是所谓的投射,也就是我们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某种东西归因于其他人,而那一个人终将会让我们失望。然后,通常也因为对那个人失望,我们必然会将投射撤回,最终自己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所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意识状态,能让我们拓展自身的觉察以克服可能遭遇到的黑暗。这是一趟非常个人的旅程,有时候会很寂寞。”
作者介绍
奥德丽.普内特 Audrey F. Punnett, PhD
普内特博士毕业于苏黎世的荣格学院,同时具备儿童/青少年分析心理学以及成人分析心理学双学位。她是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弗雷斯诺校区精神科的副临床教授、亚莱恩国际大学的兼任教授,是名注册的游戏治疗师,也是国际沙游治疗学会(ISST)和美国沙游治疗学会(STA)所认证具教师资格的沙游治疗师,曾担任理事长一职。她是荣格学院毕业生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简称AGAP)的一员,曾担任理监事职位;也是旧金山荣格学院的成员,曾担任过“婴儿、儿童与青少年训练委员会”的主席。她曾在欧洲、新西兰、台湾、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做过孤儿主题的演讲或是工作坊,其文章曾发表在具审查制度的期刊上。普内特博士目前持续地在加州弗雷斯诺市执业。
译者简介
朱惠英(本书审阅者、负责翻译献辞、致谢、
目录
、前言、图片资料及第一、二章)
心理学博士,目前在大学担任教职,具有咨商心理师与临床心理师执照。
陈俊元(负责翻译第三、四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利美萱(负责翻译第五至第七章)
实践大学社工系兼任讲师、咨商心理师。
目录
导读
寻觅心灵原乡的孤儿之旅
推荐文
英雄本孤独:个体化中的孤儿原型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孤儿的历史背景
定义
知名的孤儿
摩西
罗穆卢斯
历史上的孤儿
当代西方文化中的孤儿
当代东方文化中的孤儿
美国孤儿的故事
第三章 心理上的孤儿
个体化之路
自我
阴影
阿尼玛/阿尼姆斯
自性
孤儿的炼金术
十牛图
个体化之旅
第四章 孤儿的象征
圣童
潜能
隔离
幸存者
第五章 童话:小孤女
童话:小孤女
诠释
鸟恋人
负伤的恋人
恋人痊愈
结语
第六章 作为原型与情结的孤儿
孤儿的经验
个人的故事
一位中年男士的故事
潜伏期年龄的儿童
感想
第七章 重新连结:孑然一身但又与世界合一
单独又合一
结语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图片资料
附录三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 延伸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