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幽冥世界:神话、意象、灵魂【James Hillman】m

梦与幽冥世界:神话、意象、灵魂

内容简介

我们惯常将目光投向有形生命、投向清醒意识,忽略了必然伴随的死亡与睡梦。然而希尔曼认为,所有的灵魂历程与心灵事件,都走向冥王黑帝斯,人们无法总是回避心灵里的暗黑境地。在希尔曼眼里,佛洛伊德与荣格两位先驱已率先潜入幽冥,下探了由黑帝斯主掌的地下世界,那里是灵魂的大本营,也是梦的发源地。但可惜,他们对于梦工作的主张,仍是将梦视为素材,用以服务日间意识自我的成长。希尔曼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一味强调成长、希望等“地上”的概念是无助于灵魂的,相反地,治疗师要与黑帝斯合作,让自我要臣服于梦,才能让梦工作帮助灵魂。“我们要逆转将梦翻译成自我语言的习惯程序,反而是将自我转译成梦语言……找出它隐喻的梦,看透它的真实。”

希尔曼认为,神话即是古代的心理学,因此在本书里,他磅礡援引神话,解析黑帝斯幽冥地府里各个角色隐喻的心灵原型。他开启了属于“深度心理学”的梦工作典范,也颠覆着我们对生死、梦境与自身存在的既有认知,带来看待生命的崭新眼光。

终点是黑帝斯,终极目的也就是黑帝斯。
于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更深入,
以可见的联系走向看不见的部分,透过死亡而有了生命。

当我们弄错了梦,便弄错了灵魂。 ──詹姆斯‧希尔曼

本书特色

‧造访灵魂居所,看透心灵本质。
‧前所未见的解梦观点,颠覆佛洛伊德与荣格,翻转生命与自我。
‧循黑探访幽冥地府,和黑帝斯、波瑟芬妮、戴奥尼索斯、荷米斯、赫克力斯等众神打交道。
‧原型心理学大师詹姆斯‧希尔曼继《灵魂密码》、《自杀与灵魂》之后另一颠覆之作。

联合推荐(依照姓氏笔画排列)──

吕旭亚/苏黎世国际分析心理学院毕业、IAAP 荣格分析师
洪素珍/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副教授、IAAP荣格分析师
彭荣邦/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依照姓氏笔画排列)

作者介绍

詹姆斯‧希尔曼 James Hillman

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学者,也是后荣格时代以灵魂为基础之“原型心理学”(archetypal psychology)的创始者,被誉为美国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家。曾经在五〇年代师从荣格,之后成为苏黎世荣格中心教学部主任;八〇年代回到美国后,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纽约锡拉丘兹大学、芝加哥大学、达拉斯大学(在此创设达拉斯人文和文化研究中心)。除治学以外,经常巡回各国演讲。著述已中译的有《灵魂密码:活出个人天赋,实现生命蓝图》(The Soul’s Code : In Search of Character and Calling)、《自杀与灵魂:超越死亡禁忌,促动心灵转化》(Suicide and the Soul),另著有《重新设想心理学》(Re-Visioning Psychology)、《妙手回春》(Healing Fiction)等二十余种著作。

审订、注释者简介

王浩威

高雄医学院医学系毕业,为作家、心理治疗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台湾荣格发展小组召集人、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心灵工坊文化公司发行人。著有《献给雨季的歌》、《台湾查甫人》、《忧郁的医生,想飞》、《生命的十二堂情绪课》、《我的青春,施工中》、《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晚熟世代》、《沉思的旅步》等书。

译者简介

翻译团队──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台湾荣格发展小组员

王浩威

作家、心理治疗师

康琇乔

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咨商心理师

陈俊霖

亚东纪念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陈世勋

神经语言程式学与催眠授证训练师

郑惠如

跨领域工作者

目录

【导读】
佛洛伊德、荣格与希尔曼:关于原型心理学/王浩威

希尔曼的灵魂之旅‧佛洛伊德的企图‧
理性典范与浪漫思潮的更迭‧精神分析与精神医学的分合‧
佛洛伊德、荣格与心理学的典范转移‧
荣格对知识的哲学态度‧走向田野的浪漫主义心理学‧
后荣格时代的基进者‧原型心理学:希尔曼自己的路‧
翻转心理学的视野‧

第一章 桥

第二章 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与我的论点‧费希纳、佛洛伊德以及地下世界

第三章 心灵
深度‧黑帝斯‧黑夜的子嗣‧地下与地下世界
地下世界与心灵‧意象与阴影‧梦中的人物‧死亡隐喻‧

第四章 障碍
唯物主义‧对偶主义‧基督教义

第五章 梦
梦的浪漫之徒‧梦自我‧主观层面‧灵魂的种类‧
在黑帝斯屋中的赫克力斯‧梦工作‧纳西瑟斯与梦‧
梦的表里不一‧梦,死亡的工作‧梦的材料

第六章 实践
读者请擦亮眼‧黑‧疾病‧动物‧水体‧
记忆与遗忘‧迟缓‧圆形‧心理病态‧
冰‧祭仪的饮食‧欢闹‧屋门和栅门‧
烂泥与腹泻‧气味与烟雾‧空间‧对梦的态度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延伸阅读

看更多

导读

佛洛伊德、荣格与希尔曼:关于原型心理学(节录)

希尔曼的灵魂之旅

一九五四年,二十四岁的詹姆斯‧希尔曼带着新婚妻子到了苏黎世。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学习任何荣格心理学,说不定也还不太清楚这玩意是什么。他们到瑞士原本是要到策马特滑雪的,这是他们漫长蜜月旅行的一部分。

出生在美国的亚特兰大,父亲是旅馆钜亨的希尔曼,一九四四到四六年二次大战期间服役于欧洲的美国海军医疗部队,退役后先进入巴黎的索邦大学,取得了英文文学研究的学位;然后再到爱尔兰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得关于心智与道德科学的学位。毕业以后,自然地,和他相伴多年的女友结婚了。

这是他这人生中三次婚姻的第一次。没想到,就在婚礼进行时,希尔曼昏倒了。这是怎么回事?希尔曼虽然困惑,但并没有停止原来的旅行计划。生活富裕的这对新人,仍然继续原来计划好的蜜月旅行,先是去了非洲,然而又到了喀什米尔待了一年。在那个地方,他第一次接触到荣格的作品,只是当时并没有特别觉得受吸引。

二次大战结束的欧洲到处都是废墟,但战后的人心却是兴奋的,一切欣欣向荣。所谓的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学,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人人知晓的时髦流行,开始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了。不巧的是,一九三八年好不容易逃出纳粹魔掌而离开维也纳的佛洛伊德,扺达伦敦却很快在第二年就去世。荣格虽然早在一九一三年就被佛洛伊德赶出精神分析阵营,但他战前出版的《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当时成为欧美的畅销书,到战后依然热卖。因此,在一般大众心目中,荣格可以说是在佛洛伊德去世之后,心理学界最闪亮的明星了。

在策马特与新婚妻子一起滑雪的希尔曼,对于自己当时在婚礼的昏厥一直相当不解。当他们在山上时,一位昔日的朋友提起了山下苏黎世的荣格,他就决定搭火车下山去,想找个荣格学圈的人做做所谓的心理分析。

这一趟灵魂之旅其实还有点复杂。希尔曼夫妇坐着火车到了苏黎世又离开,来来去去两、三趟,犹豫许久才终于开始了分析历程。当时荣格的个案已经太多,希尔曼先找另一位分析师进行分析。后来又先后试了几位,直到一九五三年接受了梅尔(C. A. Meier)的分析才定下来。

梅尔是荣格当时的当家大弟子,也是一九四八年苏黎世荣格中心创办时的负责人。总之,希尔曼开始接受分析了,也同时加入了苏黎世荣格中心二战后才开始的分析师训练学程。他在一九五八年获得分析师资格。

在苏黎世的岁月里,希尔曼与他同期的同学显然是相当不同的。一来,在这个学程里并没有太多他这样“正常”的年轻人。按照他写给美国友人信件的讲法,这些同学“大多是老太太、崇拜荣格的愚蠢女人,以及一群男同性恋⋯⋯”。二来,他在巴黎和都柏林的学术训练,让他的背景明显不同于其他的师长或同学。法国的人文思想在西方世界向来是自成一格的。在他进入索邦读书的时候,巴黎的知识分子圈子已经又渐渐恢复了战前的活力。其中有几个当时活跃的知识分子对希尔曼影响特别深,包括法国伊斯兰学者考宾(Henry Corbin)、诗学哲学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和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这些人在他日后的思想发展中都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而一般的读者,如果对法国当代知识传统略有涉猎,必然知道这几个人对后来的六O年代思潮,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后现代,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在法国思想的知识系谱中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一九五八年成为荣格分析师以后的希尔曼,因为学术上的潜力从学生变成了老师,继续留下来担任这个中心的学习负责人。他在婚礼的昏厥,让二十四岁的他一直留在苏黎世,到一九七八年回美国为止,又住了另一个二十四年。

对他来说,原来的欧洲文学与哲学的训练基础,反而特别能帮助他进入荣格的思想世界。他因为这些哲学素养,很快就掌握了荣格以意象为主的心理学理念;但却也因为这样更清楚的哲学素养,让他更能梳理出荣格思想背后的哲学,因此开始想要提出一个比荣格本身更纯粹的荣格思想。

作为荣格第二代弟子的他,想法显然不同于大部分第一代弟子,譬如冯‧法兰兹(Marie-Louise von Franz, 1915-1998)和雅可比(Jolande Jacobi, 1890-1973)。当然,还是有些人是支持他的,例如年纪大他七岁的古根彪尔─克雷格(Adolf Guggenbühl-Craig, 1923-2008),就始终都站在他这一边。然而,也是因为有希尔曼这样的荣格弟子,荣格一直不接受有所谓的荣格学派而认为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他自己的想法,才果真更彻底地被执行;同样的,也是因为希尔曼,荣格学派不至于像佛洛伊德学派一样,在六、七O年代陷入过度强调正统而压抑了新的发展的困境。

佛洛伊德的企图

为什么说是寻找一个更纯粹的荣格思想呢?关于这一点,要从佛洛伊德和荣格的差异说起。

关于荣格和佛洛伊德的关系,一九O六到一九O三这短短七年,从热情深交到绝情分裂的过程,文献上已经有太多讨论了;但是,为了说明希尔曼的位置,我们还是必须再说一次,而且是从佛洛伊德那个时代的科学氛围说起。

一八九五年,也就是佛洛伊德与布罗伊尔(Josef Breuer, 1842-1925)共同出版《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的那一年,佛洛伊德他同时也在这年的秋天开始进行另一篇重要的论文:〈科学心理学的方案〉(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在文章里,佛洛伊德试着为潜抑作用寻找神经生理学上的解释,认为这是三种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佛洛伊德原本是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他离开了学术圈,开始成为开业医师,才开始注意到歇斯底里的症状及治疗,也因此产生“谈话治疗”(talking cure)的想法。从谈话治疗这个观念出发,才有了后来的精神分析。当佛洛伊德构思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就希望心中酝酿的这套新的心理学,能够奠基在神经生理学这一类的“具体的”科学基础之上。所以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佛洛伊德这样写着:“这计划的企图是想要提出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它的目标,就是探讨心灵的过程是如何由特定物质粒子的数量所决定的状态呈现出来,心理学的一切将借此而变得平白直述,不再有任何矛盾。”

佛洛伊德这样的企图是可以理解的。在离开了维也纳大学神经生理研究室的学术团队,而决定成为一位神经精神科的开业医师时,他还是期待自己可以成为被当时的科学学术圈所接受的科学家。他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把握了一个好机会,可以透过在维也纳医学会发表论文的机会得到肯定。没想到,他介绍男性歇斯底里的这一场演讲,却遭到了维也纳医学圈同行哄堂讪笑羞辱,年轻的佛洛伊德简直是无地自容。

于是,如何在同行的面前重新站起来,而且是提出经得起科学考验的突破性想法,也就成为佛洛伊德内心一直存在的情结。这是他发展精神分析理论最初的动力,当然,他自然也希望将精神分析发展得更科学,让广大的科学界,特别是医学界,愿意接受精神分析成为当时的进步科学的一分子。

理性典范与浪漫思潮的更迭

佛洛伊德发明精神分析的当时,他所处的科学环境正经历著一连串的演化。

整个科学结构在十九世纪的短短一百年内,就经历了好几场的激烈革命,典范一个接着一个替换。曾经主导十八世纪下半场的启蒙时代或理性时代,众思想家所建立的论述,既有理性主义,也有经验主义的。二者的主张有着根本的不同。理性主义的方法是演绎(Deduction),经验主义是归纳(Induction)。然而,彼此的想法虽然颇有分歧,终究还是将人类的思想带往越来越理性和科学的方向。

十八世纪初走向机械论的自然科学,在十八世纪末引发了新的反弹,也就是浪漫主义的抬头。此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再次重新结合,包括政治、文学、诗、艺术,又回到合为一体的传统。人和自然不再对立,不再像启蒙时代时代的人急着“征服”自然;相反地,浪漫主义主张重回自然,倾听自然的声音。浪漫主义科学家觉得启蒙时代所鼓励的价值造成了科学的滥用,他们觉得科学不该是只为了人类福祉,也应该对大自然友善。浪漫主义科学家反对折解、化约的倾向,认为当一件事物被拆解,所拆解出来的各种成分/部分和“整体”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甚至在拆解过程中失去了更重要的价值;他们在认识论上是乐观的,认为人终究还是跟自然连结一体;他们也强调创造力、体验和天赋;也强调科学家的角色在于科学知识的发现,从大自然发现的知识是为了更了解人类本质,因而我们对大自然应有更高的尊敬。

这一波风潮让人开始注意到无意识的存在,人类非理性的意义也获得的肯定。这时候的医学,强调的是整个人的完整性,所以经常以一整本书来描述单一一个病人,包括他的生活和病症。而这一切都影响了日后的神经医学的发展,当然也影响了精神分析。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开始受到了继承启蒙思想的实证主义挑战。实证主义,由孔德(Auguste Comte)回溯十三世纪培根的作品开始,慢慢成为新的科学定义,也成为了新的世界观。这样的理论不断发展,包括二十世纪中期逻辑实证论的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都可以划分在这个新的传统下。于是,浪漫主义时代所还原,主张回到过去人与自然一体的世界观,这时候又被重新翻转。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想要将个人视为一部可以拆解的机器;大自然同样也是如此,在实证主义者的眼中都是可以拆解的。

这时候,刚好人类知识体系开始从一切都是哲学的状态,慢慢分出更多不同的学科,包括医学,更不用提后来才独立出来的心理学。对过去的知识分子而言,成为知识分子的训练目的是要对这个世界有全面性的理解;而现在的知识分子则只被要求专攻某一领域,成为某一种专家而已。

化约,或不断拆解的科学态度,成为所谓“科学”的主流,甚至成为一套想法是否能是科学的唯一检证标准。这样的态度一直延伸到我们现在的社会,而且越来越严格。人们开始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人体和大自然的所有秘密,只要透过足够的分析和拆解,一切就可以不再是问题。批评者则说这样的态度是“科学主义”,对“只有符合实证的才是科学的”这样的看法不以为然。原本“科学”这一个词所含括的范围其实是更广阔的,但在实证主义的主导下,变得只有狭义定义的科学了。尽管如此,一切依然朝向越来越“科学”的方向走了。

就这样,主流的医学开始强调有系统、可分解的知识。甚至,伴随着这样的态度,原本的实证主义可能还不够,计量科学又成为新的标准。结果是,一切的学问最好要可以量化,甚至是有证据为基础(evidence-based)的,才是科学。

走向田野的浪漫主义心理学

佛洛伊德选择了实证主义,或者说,实证主义选择了他,因为那一个时代的氛围就是如此。在十九世纪末,实证主义代表的是下一个更进步的时代。但是,二十世纪七O年代以后,当心理学从实证主义走向量化科学,佛洛伊德也逐渐被甩出心理学领域。

这样的科学典范演变过程,影响着我们对心理学的定义。

从这样的脉络之下重新看荣格,也许我们更可以了解一九O六年才开始与荣格密集通信、一九O七年才第一次与荣格见面的佛洛伊德,为何马上热切地认定荣格是他的皇储子,又为什么在一九一一年他们开始出现歧异,甚至到一九一三年完全决裂。

对于原来跟随布鲁勒(Paul Eugen Bleuler, 1857-1939)在苏黎世大学附设伯格霍兹里(Burghölzli)精神病院学习精神医学的荣格,从一开始认识佛洛伊德的时候,一方面着迷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成就,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也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和佛洛伊德不一样的。

一九O六年早春,三十一岁、在苏黎世的荣格,在好好阅读了《梦的解析》以后,将他自己的论文〈字词联想关于诊断的研究〉(Diagnostic Association Studies)寄给五十岁、在维也纳的佛洛伊德,开始两个人浓厚的友谊和密集的通信。

在频繁的书信讨论中,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有一封信,荣格感觉有必要将他们的差异描述出来,并且辨认出五点,是“我们的见解不同的地方”。第一点是关于荣格正在研究不同的临床“材料”。第三点是关于他们在经验上的差异(荣格比佛洛伊德年轻十九岁)。第四点是关于“精神分析的天分”,荣格感觉佛洛伊德拥有更多,“无论是数量与品质”。第五点,荣格引述这个“缺点”:他并没有直接从佛洛伊德那里获得训练,及欠缺跟这位年长老师的接触。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点:“我的教养,我们的环境,与我的科学前提,无论如何,不同于你的”。

在新年那天(1907年 1月1日),佛洛伊德回信了,但根本就没有处理荣格辨认的这些差异,但前人是相当在乎荣格这样的察觉。他在信里恳求荣格:“我请求你……不要偏离我太远,既然你实际上已跟我非常接近。”

佛洛伊德担心什么呢?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第一,因为佛洛伊德在他创建的精神分析中,对于潜意识的探讨深度和建立的具体方法,让荣格因认识佛洛伊德而感到惊喜,这一点荣格终其一生都是依循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上的启示。直到现在,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上,甚至是理论上,还是有相当一大部分是依循着佛洛伊德的。也因为如此,荣格的后继者能够在心理学日后的发展里,继续从新创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吸取养分,持续保持对话。就这一点来说,某些荣格分析师因此会觉得自己是更宽广的佛洛伊德学派,或者说,佛洛伊德学派只是荣格学派广泛理论和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

第二,佛洛伊德终其一生希望精神分析被医学界接受,因此精神分析也就随着当时医学的科学典范走向了实证主义。然而,对于师出名门的荣格来说,他从来就没有这种不被正统医学界接受的担心,或者说没有太多这样的焦虑。因为如此,他相对较能坚持自己不同于佛洛伊德的科学态度,也就是他和佛洛伊德通信时所说的:“我们的见解不同”。

荣格的科学态度,或说他对知识的哲学基础,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名词来形容。许多人称呼他是诺思底主义者(Gnosticism)。诺思底这个字在经历了漫长历史传递后,变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字眼。如果我们回到最早的原文,“Gnosis”(灵知、真知)在希腊语原文是指透过个人经验所获得的一种知识或意识。诺思底主义者相信这样的个人经验,甚至认为这样的个人经验有着一定的优先性。其中,有一些基督教派的诺思底主义者,甚至相信透过这种超凡的经验可使他们脱离无知及现世。

对荣格而言,重点并不是认为这样的经验是否有一种优先性。然而,这些十分个人的经验,这些无法实证、无法再被复制的个人体验,在他的理念当中,却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来源之一。如果要将荣格的知识哲学加以归类,不妨把它放到浪漫主义,特别是不被实证主义接受的浪漫主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广泛定义(荣格的定义)的实证主义。

当心理学的知识慢慢进入到狭义的实证主义时代以后,原来的浪漫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写出《错把太太当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等畅销书籍的神经内科医师奥立佛‧萨克斯(Oliver Sacks),就自称他自己的这一切写作是继承俄罗斯神经学兼心理学家卢瑞亚(Alexander Luria, 1902 -1977)浪漫主义医学的传统。

萨克斯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许多广义的心理学家本身不愿意进入以量化科学为基础的学术殿堂,反而宁可化身在大众文化里,或选择在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的人文学科里继续教学与研究,或者是留在自己的田野里,包括在自己临床工作的世界中。这样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当然就是不被越来越实证主义、也越狭窄定义的心理学或精神医学所接受,只能留在殿堂之外的荒野。

而荣格,只是这些坚持自己理念而被驱逐在荒野的许多心理学者之一。

后荣格时代的基进者

佛洛伊德走向了实证主义,荣格则选择了与时代气氛相逆的古老浪漫主义,这使得荣格被逐出了心理学界,但也因此将实证主义所不接受的其他心理学保存在人文科学的领域。

然而,这样的情形到了希尔曼,又有了不同的转折。

年纪比荣格小五十一岁的希尔曼,到了苏黎世学习荣格分析心理学,一九五九年获得荣格分析师资格,同时也开始担任苏黎世荣格中心教学部主任一直到一九六九年。在这期间,刚好经历了一九六一年荣格的去世。

荣格去世以后,荣格理论的发展开始有了不同的动力。就像佛洛伊德学派一样,以安娜‧佛洛伊德为代表的许多佛洛伊德信徒,在佛洛伊德逐渐衰老之初就开始害怕佛洛伊德被遗忘,因此开始坚持一种所谓的正统佛洛伊德。许多所谓古典派的荣格分析师,就像安娜‧佛洛伊德担心她父亲的理论被扭曲一样,担心着荣格的理论将因为他的衰老而被曲解误用。其中,冯‧法兰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她在荣格的阵营扮演着如同安娜‧佛洛伊德在佛洛伊德阵营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冯‧法兰兹的创造力丰富了许多。在那时候的苏黎世,冯‧法兰兹这样的荣格弟子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十分积极地主张一种正统的荣格学派。

然而,希尔曼这位小冯‧法兰兹才十一岁的年轻荣格分析师,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在苏黎世持续学术和临床工作多年以后,逐渐在一本又一本的著作里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认为荣格太不够浪漫主义,或者说不够荣格。

他开始质疑一些荣格学派的正统理念,而其中提出的一些想法,甚至持续终生继续探讨。当希尔曼被任命为教学部主任以后,他希望能够为这个组织开展“重生和复活的过程”,开始直接挑战老一辈分析师们有关这机构方向的既定想法。他整个人满心想着如何更新这些既定理念,因此着迷于古老和年轻这样充满张力的对话之中。“年老和年轻”(senex vs puer)这个古老的原型对偶,也是他一辈子不断探讨的主题。

根据他的传记,他当时参加了一个由学生和每季轮流的督导所组成的一个团体,讨论某些临床案例。他十分厌恶这整个过程。他观察到“每个人都在讲不在现场的某个人,这全是幻想”。他因此建议应该让病人坐进来,说说他自己的心理历程;然而督导拒绝了,说他的想法太基进了。

这样的评论似乎成了有关希尔曼的预言。几乎可以确定,希尔曼从一开始就不断地被批评:“太基进了”。

当时冯‧法兰兹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讲座,主题是有关永恒少年的病理学(讲座内容即日后编成的《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一书,中文版由心灵工坊出版)。冯‧法兰兹继承荣格的想法,强调少年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并且强调要坠落土地才能够获得疗愈。她偶而还会送年轻的男性病患到农场里,认为让他们鞋子沾上肮脏的泥土,年轻的灵魂才得以降落在大地之上。

但希尔曼却认为这样的安排和想法实在太可怕了,尤其是所谓回到大地的想法。他反而主张“应该好好地看透这一切,好好地回到心灵,而不是让心灵回到(现实的)大地”。他因此写出了〈年轻和自性化〉一文,挑战传统荣格学派主张的“自性化是后半人生才开始”的看法,认为在青少年阶段,许多心理的自性化改变就已经开始。他的看法慢慢地与古典的学派有所不同,甚至也相当不同于第二代荣格学者。在一九六五年的一封信中,他自己这么说着:“我是属于许多的东西的:我的家族树,我所学习的地方,我所属的心理学派,我所降落的国家。信条(doctrine)是支撑我站起来的一部分。我试图在这上面工作,每天感触一些些,跟它战斗,改变它,打破它。但是是从里面慢慢去进行的。”

原型心理学:希尔曼自己的路

一九六七年希尔曼受邀到艾拉诺斯论坛(Eranos),他对于荣格心理学被老一代掌控的状况,表达了不同于过去的感受与见解。老一代学者将永恒少年与母亲结合在一起,强调这个角色是对负面年老意象的回应,是对智慧老人压迫力量的抗拒。但希尔曼认为,中老年和少年是需要彼此的,尽管他们是一条线的两个尽头,却十分吊诡地需要有一种“相似的连结”。

这样的情形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当他试着在永恒少年的观点里放进一些他自己所谓“温润的火花”时,已经开始跟老一辈的人产生对立了,自然地,他会走向与正统或古典荣格心理学有所差异的境地,这也就是他日后所称的“原型心理学”(Archetypal Psychology)。

他第一次采用“原型心理学”的说法,是在一九七O年的文章〈为什么要原型心理学?〉里。他提出许多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不使用“荣格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或“情结心理学”这些过去别人所用的名词来称呼自己的心理学。他认为自己应将荣格这个名字、这个人完全切除开来,就留给荣格自己的家族,不要有所谓的荣格学派了。他也强调“原型的”这个形容词,“带给心灵离开诊疗室的机会”以及“带给诊疗室本身一个原型的观点”。他认为,分析心理学或情结心理学所强调的是个体的心理学,原型心理学则是将这个领域打开,放到文化、历史以及“原型形态的多元”的领域里。

希尔曼终其一生,以原型心理学来重新对荣格心理学,以及整个精神分析加以检视、质问、批评,将许多最初的特色都加以抛弃。他对荣格和佛洛伊德的态度是这样的:对他们学说里面可以接受的部分,他会拿来加以应用,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将之变成自己的。他特别重视抛开字面上的理解,用“这些泥土被犂过”的方式重新耕作。他采用了他所了解的荣格方法进行工作,而不是对他的作品作文字上的坚持。荣格对不寻常和怪异现象的喜爱,以及他能够将这些现象及其底下根源连结的天赋,都让荣格变得更基进;希尔曼认为自己是特别追随这样的精神,“荣格代蒙(daemonic) 的继承”,他说自己才是“真正蓝色的荣格信徒”(True blue Jungian)。

希尔曼开始发展自己的原型心理学,将心理学的整个基础加以翻转,他在方法学上可以说是透过相反的方式(via negativa),或说是透过否定(negation),来加以描述及解构。这样的结果当然招来各式各样的批评。尽管原型心理学经常是有争议的,甚至有点秘教倾向,但确实对心理学的领域带来相当强大的冲击。然而,对于建构心灵结构的努力本身,其实也是许多幻想当中的一个幻想而已。于是当我们透过否定来揭露更多思考时,自然就会跟戴奥尼索斯支解自己的力量相会。戴奥尼索斯式的呈现,加速了这个基进的过程,包括对这些稳定且极其暴力地固定住的教条理论和实践加以重新检视和撕扯的过程。而原型心理学就是要让戴奥尼索斯般的解构,和阿波罗式的自然科学心理学同时并列。

希尔曼认为,解构的过程将是自身必然产生的结果;同样的,在他的心目中,原型的意象必然有着自己的溢出和紧密。对他来说,原型心理学是多神主义的心理学,试着要辨识出一切塑造了我们心理生命、也被心理生命所塑造的大量幻想和神话;而自我只是许多幻想结合体的其中一个幻想。希尔曼为了呈现出心灵的多元人格化,他开始指称许多的男神、女神、半神、英雄,以及其他的意象/想像人物,因为这些就像是回声板,“用来回应每天的生命,或是低音的弦给每天生命的一些小小共鸣”。

翻转心理学的视野

希尔曼所提出的原型心理学,认为自己是荣格心理学的一部分,源头是来自荣格,但某一方面来说也是基进的重新出发。

当荣格心理学强调著自性,包括他的动力和相关的结合(自我、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时;希尔曼的原型心理学则是忽略自我,而聚焦在心灵或灵魂,以及古老灵魂(archai)上,这是心灵功能比较深层的部分,是“让一切生命活起来的最基本幻想”(Moore, in Hillman, 1991)。

他在《重新检视心理学》(Re-Visioning Psychology, 1975)中 描述了原型心理学:“经由荣格召唤才有了这一切的开始,所以原型心理学在每一个部分上都有着根深蒂固来自荣格的源头。荣格是在这漫长的祖先系谱当中最靠近我们的祖先,往回追朔,还有佛洛伊德、狄尔泰(Dilthey)、柯利兹( Coleridge)、谢林(Schelling)、维科(Vico)、费奇诺(Marsilio Ficino)、普罗提诺(Plotinus)和柏拉图及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还有其他更多的分支可以追索。” 简单来说,原型心理学受到荣格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还在荣格心理学的范围内,但是是加上古典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结合。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每一个人内心所悬繋的一切,也就是所谓的心灵。

在《梦与幽冥世界》这一本书里,希尔曼展现了对心理学这样的基进态度,把所有的一切都上下倒翻过来重新思考。也因为如此,这本书在理解上显得特别困难,要进行中文的翻译自然更是不容易。我想,阅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必然能够理解,整个阅读的过程都是不断被作者颠覆的过程。因为如此,翻译不断被颠覆也是必然的。特别要感谢所有参与翻译的朋友,面对希尔曼这样否定再否定的思考方式,他们的辛苦可想而知。最后,要感谢魏宏晋先生,对本篇文章提出了许多相当重要的意见。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E币,请先
解压密码【e-body.fit】;
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
下载价格:5 E币
VIP优惠:8 折
下载说明:解压密码【e-body.fit】;
任何问题,请到用户中心-提交工单!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身心健康的一切~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