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芳療診察室》李嘉菱

《中醫芳療診察室》李嘉菱 芳療電子書資料

作者: 李嘉菱
出版社:大樹林
出版日期:2020/03/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60元

作者簡介 · · · · · ·

李嘉菱

  現任馥芊中醫診所院長
  馥芊國際大地之子執行長
  ALIZ香氛學苑特聘芳療講師

  李嘉菱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的中西醫雙執照醫師,同時也是一位取得美國NAHA與英國IFA雙證照的芳療師。李醫師是國内第一位開立“中醫芳療門診”的中醫師,曾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服務10年,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優良教學主治醫師,并曾服務于長安醫院中醫内科,擔任長安醫院中醫内科主任,現開設馥芊中醫診所。李醫師尤其擅長“中醫腹診”及“中醫芳療”,以中藥搭配精油的方式幫助衆多病患重拾健康。主要提倡“中醫辨證論治用芳療”的理念,中醫芳療臨床經驗豐富,承襲中醫及芳療的知識,使用中醫芳療配方别出心裁,持續在中醫芳療領域耕耘。

内容簡介 · · · · · ·

收錄20頁【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防疫對策】
解析專治呼吸道的所有精油,全面守護免疫力
哪些精油适合抗病毒、抗細菌?如何用精油止咳化痰?精油可以用來補身體嗎?


  ☆【中醫芳療初中階必修】從入門到個案解析,學會中醫辨證思路,發揮最大療愈力。
  ☆作者爲國内第一位擁有英國IFA/美國NAHA雙證照的開業中醫師!

  ★在這本書中,你會學習到什麽?

  1.    了解中醫學說:懂陰陽學說,教你保持中庸之道;懂五行學說,了解人體的病理變化;懂經絡學說,平衡髒腑的功能;疏通十四經絡,改善不适症狀。

  2.    學會辨别體質:十大體質必須以症狀最多爲基準,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多種體質。

  3.    學會辨别疾病證型:不是用體質分類調油就好,學會辨别體質之後,還需辨别疾病證型。作者在第六章用“十大呼吸道疾病”的個案解析,讓你了解疾病從頭到尾可能的變化,在前中後階段,精油配方需要微調的中醫原理。

  4.    本書包含最完整的風藥精油:風藥精油主要指的是含有“1,8-桉油醇”的精油種類,能夠提高免疫反應,對抗各種病原!本書解說其功效、性味、歸經與适用體質,讓你輕松對抗呼吸道疾病,解決不斷感冒、過敏的困擾。

  5.    中醫功效分類與精油對照表:讓你在作完疾病證型的辨證之後,可以輕松對照下精油處方。

  6.    五十種常見精油的中醫芳療解說:更深入解說每支精油的中醫效果,并提供實用的五十種配方與對應經絡。

  7.    武漢肺炎預防專欄:介紹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傳播途徑、症狀、預防方式,使用精油保護呼吸道,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最需要注意身體的哪些變化?如:肺部血液循環、衍生的心髒問題,以中醫芳療來看,肺炎會出現哪幾個階段的病症變化?還有告訴你武漢肺炎的的建議精油、防疫淨化配方、用精油滴口罩的正确方式。最後教你如何調整免疫力,讓身體提高防護力!

  ★中醫芳療教你用對精油

  ●【氧化物精油大解析】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精油解方

  以中醫芳療來說,本書提到含有“1,8-桉油醇”的精油都有類似中藥風藥的功效,具有“辛散、升浮、質輕、氣盛”的特性。

  本書告訴你集中讨論含有1,8-桉油醇的各種精油,以及中藥風藥精油:
  ✽含有1,8-桉油醇的氧化物類精油:藍膠尤加利、澳洲尤加利、穗花薰衣草、桉油醇迷叠香、桉油樟、綠花白千層、香桃木、豆蔻、高地牛膝草、白千層、土良姜(白草果)、月桂。
  ✽非氧化物類,但含有1,8-桉油醇的精油:花椒、榄香脂、甜羅勒、茶樹、胡椒薄荷、甜馬郁蘭、蜂香薄荷、中國艾葉、頭狀薰衣草、薰衣鼠尾草、鼠尾草、馬鞭草酮迷叠香、綠薄荷、姜黃、檸檬尤加利、馬斯提其那百裏香、熱帶羅勒、甜茴香、粉紅蓮花、神聖羅勒、多香果、肉桂葉、真正薰衣草、葛羅索醒目薰衣草、檸檬薄荷、大高良姜、山奈根。
  ✽其他中藥風藥精油:廣藿香、荊芥、蒼術、白芷、羌活、辛夷、紫蘇、厚樸。

  風藥類精油用來處理呼吸系統疾病,在臨床上使用時,有許多須注意的事項,像是什麽體質的人慎用?可以持續用幾天?劑量如何拿捏?

  一般來說,對應呼吸系統的精油,以氧化物類精油爲大宗,主要成分“1,8-桉油醇”有以下特效:
  1.    袪痰,促進氣管排出痰液。
  2.    乾化黏液,如收幹鼻涕。
  3.    促進血液循環。
  4.    提高免疫力、對抗各種病原。

  再來,使用精油是否有效果?又跟各種精油的性味(寒、涼、溫、熱)、歸經、适用體質有關。

  因此,從這本書你可以了解風熱型感冒、風寒型感冒、中耳炎、鼻炎、咽炎、支氣管炎、流感病毒,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導緻的腸胃型感冒等,适合使用以上哪些精油?

  桉油樟(羅文莎葉)雖是抗病毒、感冒的第一首選,但是你知道嗎?此精油隻适用在病毒型感冒或痰濕或濕熱體質。因爲這精油偏辛涼,若是單獨用在風寒感冒上,反而越抹越糟。

  ●【重點觀念】人體不是非寒即熱,疾病不是症狀治療

  咳嗽絕對不是單用氧化物類精油就能解決!

  慢性咳嗽可能出現陽虛(體質)風熱(疾病)的證型而導緻久咳不愈,必須同時使用适合體質的溫陽精油,如:姜、沉香醇百裏香、肉桂;以及針對疾病的疏散風熱的精油(如:德國洋甘菊、忍冬花)才能改善病情。

  因此,你可以參考本書Part3〈剖析調養身體的50種精油〉中找到适合陽虛體質的溫陽精油,看Part4的〈中藥分類與精油對照〉,便可幫助你找出适合疏散風熱的“清熱藥”精油。

  ●【個案解析】9種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療愈對策

  本書Part 6将爲你深入分析9種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療愈對策,如:急性鼻咽炎(感冒)、腸病毒、咳嗽、流感病毒、腺病毒、腸胃型感冒、過敏性鼻炎、氣喘、鼻出血。

  從客觀的症狀,以及中醫四診來著手,看到不同個案如何下處方的辨證思路,作者也搜集失敗案例,以及微調配方後的成功治愈過程。作者還爲了實驗精油效果,親自吃下有腸病毒食物,以神農試百草的精神,研發配方。小孩和成人可以用泡澡、滴鼻法、塗精油的方法改善發燒、喉嚨痛、皮膚發癢等諸多症狀。

  ●【完整解答】關于中醫芳療的衆多疑惑

  1.精油可不可以補腎?
  2.精油可以用在體質虛的人身上嗎?
  3.用熱性精油就能夠滋補腸胃嗎?
  4.熱性精油可以減肥?
  5.你應該要喝植物油嗎?
  6.蠶豆症、癫痫、高血壓、慢性疾病的禁忌精油?
  7.爲什麽用尤加利精油止咳沒效果?
  8.精油與純露能夠像中藥一樣補身體嗎?

  ●【效果關鍵】調香的獨家秘訣

  1.你知道兩種精油各别滴入或先混合再滴入基底油,哪種效果會打折嗎?
  2.所有精油都可以溶解在植物油嗎?
  3.是依精油香味的調性選擇适用的精油,還是先選功效再調味道呢?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吳宏幹──中醫養生教授、宜升中醫診所院長
  沈莉莎──英國IFA校長級芳療講師、美國NAHA國際芳療講師、樸真國際創辦人、愛裏・時香氛學苑教育總監
  陳建仲──台灣綠色養生學會創會會長、中華民國聯合中醫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
  夏德椿──台灣中西整合醫學會理事長
  楊中賢──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總院中醫内科主任、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中醫部主任、一善中醫診所院長
  楊仕哲──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教授、中醫基礎學科主任
  楊曜旭──長庚大學中醫系副教授、嘉義長庚健康資訊暨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

目錄 · · · · · ·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作者序
Part1認識中醫芳療,爲身體打好基礎
‧中醫使用芳香療法的曆史
‧國外展覽的芳香療法史迹
‧學會中醫,使用精油更準确
‧學習中醫診察的方法
‧辨别體質證型與疾病證型
 
Part2你一定要懂的中醫知識
‧懂陰陽學說,保持中庸之道
‧懂五行學說,了解人體的病理變化
‧懂經絡學說,平衡髒腑的功能
‧疏通十四經絡,改善不适症狀
01肺經│02大腸經│03胃經│
04脾經│05心經│06小腸經│
07膀胱經│08腎經│09心包經│
10三焦經│11膽經│12肝經│
13任脈│14督脈
‧你屬于哪一種中醫體質?
01.平和體質│02.氣虛體質│03.血虛體質│
04.陰虛體質│05.陽虛體質│06.痰濕體質│
07.濕熱體質│08.氣郁體質│09.血瘀體質│10.特禀體質
‧從精油萃取方式認識中醫生理
‧脈輪與穴位的對應
‧分辨中藥、精油與純露的差異性
 
Part3剖析調養身體的50種精油
•認識11大類精油化學分子
單萜烯
1.紅桔(Citrus reticulata/Mandarin)
2.葡萄柚(Citrus paradisii/Grapefruit)
3.檸檬(Citrus limonum/Lemon)
4.黑胡椒(Piper nigrum/Black pepper)
5.杜松漿果(Juniperus communis/Juniper berry)
6.絲柏(Cupressus sempervirens/Cypress)
7.歐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Scotch pine)
8.莳蘿(Anethum graveolens/Dill)
9.乳香(Boswellia carterii/Frankincense)
10.岩玫瑰(Cistus ladaniferus/Cistus)
11.羅馬洋甘菊(Chamaemelum nobile/Roman chamomile)
12.快樂鼠尾草(Salvia sclarea/Clary sage)
13.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Lavandula officinalis、Lavandula vera/Lavender)
14.佛手柑(Citrus bergamia/Bergamot)
單萜醇
15.大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Damask rose)
16.花梨木(Aniba rosaeodora/Rosewood)
17.橙花(Citrus aurantium bigarade/Neroli)
18.玫瑰天竺葵 (Pelargonium roseum/Rose geranium)
19.甜馬郁蘭 (Origanum majorana/Sweet marjoram)
20.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Peppermint)
21.沉香醇百裏香 (Thymus vulgaris(CT linalol)/Thyme, linalol)
苯基酯
22.茉莉類
大花茉莉(Jasminum officinale/Jasmine)
阿拉伯茉莉(Jasminum sambac/Arabian jasmine)
倍半萜酮、雙酮、三酮
23.大西洋雪松(Cedrus atlantica/Atlas cedar)
24.永久花(Helichrysum italicum/Immortelle)
25.松紅梅(Leptospermum scoparium/Manuka)
26.檸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Lemongrass)
27.檸檬尤加利 (Eucalyptus citriodora/Lemon-scented eucalyptus)
28.檸檬馬鞭草 (Lippia citriodora/Lemon verbena)
29.山雞椒(Litsea cubeba/May chang)
氧化物
30.桉油樟(Cinnamomum camphora/Ravintsara)
31.綠花白千層(Melaleuca viridiflora、Melaleuca quinquenervia/Niaouli)
32.月桂(Laurus nobilis/Bay)
33.中國肉桂 (Cinnamomum cassia/Cassia)
34.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Nutmeg)
35.甜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Sweet Fennel)
倍半萜烯
36.德國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Matricaria chamomilla/German chamomile)
37.摩洛哥藍艾菊 (Tanacetum annuum/Blue tansy)
38.依蘭(Cananga odorata/Ylang Ylang)
39.姜(Zingiber officinale/Ginger)
倍半萜醇
40.胡蘿蔔籽(Daucus carota/Carrot)
41.檀香(Santalum album/Sandalwood)
42.岩蘭草(Vetiveria zizanioides/Vetiver)
43.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Patchouli)
中草藥精油
44.當歸(Angelica sinensis)
45.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46.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47.艾葉(Artemisia argyi/Chinese mugwort)
48.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49.忍冬花(Lonicera japonica/Honeysuckle Flower)
50.野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Coronarious Gingerlily、Ginger Lily)
‧50種精油适用體質表
 
Part4安全使用精油,發揮最大的芳療功效
‧精油的化學成分與中醫功效
‧中醫芳療常用的10種基底油及浸泡油
‧中醫芳療常用的10種外用法
‧中醫芳療是内治法還是外治法
‧調配與使用精油的注意事項
‧調香的步驟與訣竅
‧該不該喝油
‧安全使用精油的Q&A
 
Part5氧化物精油對呼吸系統的好處
‧中醫風藥的特性與功效
‧氧化物類精油,精油界的風藥
‧使用氧化物類精油的注意事項
‧氧化物米克斯,有中醫風藥複方的神奇功效
‧保養呼吸道,先分清楚外感與内傷
 
Part6【臨床個案分析】呼吸系統的精油應用
‧急性鼻咽炎
‧流感病毒
‧腺病毒
‧腸病毒
‧腸胃型感冒
‧咳嗽
‧過敏性鼻炎
‧氣喘
‧鼻出血
‧精油導緻的皮膚癢是過敏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專欄”
附錄:顧客谘詢紀錄表、精油調配紀錄表
書籍回函抽獎

摘錄 · · · · · ·

推薦序
 
依循中醫智慧,紮下芳療磐固若石的基礎
 
沈莉莎──英國IFA校長級芳療講師 
 
  你有過疼痛經驗嗎?面對疼痛時你是如何解決呢?大多數的朋友無論是頭痛、身體酸痛、經期疼痛,當疼痛難耐時,一顆止痛藥即可阻斷疼痛傳遞,緩解疼痛現象,無疑是極大的撫慰劑。但在中醫觀點,以頭痛爲例,則依據位置不同,又分爲足太陽膀胱經頭痛、足少陽膽經頭痛、足陽明胃經頭痛等,利用藥劑的性味、歸經、升降出入,不同的部位給予不同的藥劑處理疼痛的源頭,往往需要患者有耐心配合調整體質。這是中、西醫對于處理疾病的角度不同,但各具優點。
 
  我過去有經痛的經驗,當疼痛來襲時,如撕心裂肺般幾乎要昏厥。盡管如此,我堅持不服用止痛藥,目的是趁此機會運用精油,尋找有效緩解疼痛的精油。隻要是西方芳療書籍提及,無論是含有酯類、醚類、酚類、水楊酸甲酯等成分的精油皆嘗試過,疼痛緩解仍十分有限。爲此曾一度感到沮喪,直到尋求中醫,理解疼痛原因,服用中藥加入經絡按摩,折磨我多年的疼痛逐漸離我遠去。讓我深刻體認到,芳香療法運用中醫理論,确實可以達到改善體質,恢複健康。
 
  1928年蓋特佛賽創立了“芳香療法”這個名詞。1980年芳香療法從西方走入東方,近十年來更爲大衆接受并喜愛。中醫沒有芳香療法一詞,所以在教學與運用上一直奉英、德、法等芳療運用理論爲圭臬。非常感謝嘉菱醫師,爲中醫芳療整理了一份詳盡的曆史沿革,讓我們知道中國人在芳香療法的運用,可上溯于先秦時代,集大成于明清之際,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1864年清代吳師機“理瀹骈文”一書完成,更奠定了中醫芳療的理論基礎。
 
  嘉菱是一位聰慧、謙虛、勤奮、遵循古法、實事求是又創意十足的中醫師,多年前在中國醫藥大學推廣部教授芳香療法與嘉菱結緣,當時很難想像台下這麽一位清秀、文靜、像一位大學生的女孩,竟然是一位執業多年的中醫師。十年前的時代,芳療僅限于運用在安甯療護,嘉菱醫師紮實地完成英國IFA芳療認證要求的六十個臨床個案報告,現已在她的診所,運用中醫内治,搭配芳療外治,幫助她的患者遠離病痛,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個案,是她運用岩蘭草萃取的金銀花精油,有效治愈了頭部帶狀泡疹所造成的皮膚問題及神經疼痛,這真是一個極有價值的臨床經驗。
 
  熟識後,更驚訝她的多重身分,中醫診所院長、佛朗明哥舞者、六歲小孩的母親、媒體健康講座的常聘醫師、博士研究生等,雖然她生活如此忙碌,但仍忍不住拜托她,将這些年中醫芳療的臨床經驗集結成書,有助于正在學習芳療的同學,在辨證上有一些真實的依據與個案學習。
 
  嘉菱醫師中、西醫學養兼具,《中醫芳療診察室》一書,獨具創意地将身體、生理運作比拟爲大家熟悉的精油蒸餾法,幫助不懂中醫的同學,更容易進入中醫的生理機轉與術語運用,進而分辨中藥與精油、純露的差别。精美的經絡與植物圖,是嘉菱力求完美的展現,最後的個案解析,進一步運用不同呼吸道證型,引領讀者分辨外感與内傷,不同證型運用不同的精油配方,也詳述配方思維原理與運用方式,最後,提醒讀者下次出現感冒症狀,不要隻想到使用尤加利精油。
 
  我強力推薦此書,不隻是與嘉菱多年的友誼,而是因爲對許多不知如何判斷證型與調配處方的同學而言,這是一本确實值得放在案頭、可以經常翻閱當作參考的芳療書,依循中醫智慧,紮下芳療磐固若石的基礎。
 
  嘉菱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是一本書無法盡述,期盼不久将來,能有更多的臨床個案,與芳療愛好者分享。
 
窺見“中醫芳療門診”的精彩臨床思路,适合新手的第一本書
 
楊曜旭──長庚大學中醫系副教授、嘉義長庚健康資訊暨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
 
  芳香療法的概念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一直都有緊密的結合,像是端午節的時候配戴香包,門口插上石菖蒲、艾草等習俗都算是芳香療法的一部分。這幾年每到夏天就出現“用中藥防蚊包驅蚊”的新聞,不少病患都會前來診所詢問。其實中藥防蚊包的内容物不外乎是丁香、艾草、白芷、紫蘇葉、薄荷、石菖蒲、藿香等氣味濃郁的藥材,目的都是透過這些氣味達到驅蚊的目的。近年來芳香療法越來越普遍,但是大部分的人對于芳香療法的認知仍停留在:“隻是聞起來香香的油、用薰衣草精油解決情緒問題、喝精油來保健身體、精油隻用在SPA按摩”等錯誤的觀念。網路上相關資訊雖多,但是内容質量參差不齊,也有不少謬誤的理論跟概念參雜其中。對芳香療法有興趣的新手往往無法分辨什麽是正确、合适的資訊,也缺乏優質的中醫芳療入門書籍。
 
  中醫古籍之中,從未見芳香療法之相關名詞,但是芳香療法的概念卻早已隐含其中。不少的古籍中記載了部分芳香療法相關之理論與藥物,像是《山海經》中記載:“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疠。”這也是現存對芳香植物防病功效的最早文獻紀錄。直至清代吳師機《理瀹骈文》一書中才算是較有系統的整理相關理論與資料。吳氏治病雖以膏藥爲主,但是仍會搭配敷、熨、塗、熏、浸、擦、搐、嚏、吹、吸、坐等多法并用,而這些外治法也常見于現代的芳香療法。
 
  現代中醫師看病多從内服藥物、針灸與整複著手。芳療這個領域對中醫師來說十分的陌生,肯投入研究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本書作者李嘉菱醫師的中、西醫學養俱佳,于芳療領域鑽研多年,不但取得美國NAHA與英國IFA的芳療認證,并将芳療理論跟中醫理論結合應用,提出“中醫辨證論治用芳療”的理念。李醫師将精油依照其臨床特性分類,結合中醫理論的藥物功能分類、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來解說。此外,她在創立的馥芊中醫診所開設“中醫芳療門診”,運用中醫處方搭配芳療精油的方式幫助患者處理疾病。精油的配方還需從病患的身心狀态、體質、疾病狀态去調配,有時甚至要考慮到環境跟氣候的因素,不是一種疾病就對應一組配方。跟中醫開立處方一樣,有時候同病異治,有時候異病同治。本書中也有針對數個呼吸道系統疾病個案做詳細的紀錄與分析,提供其用藥跟芳療的臨床思路。
 
  李嘉菱醫師的中醫芳療臨床經驗豐富,承襲與結合中醫及芳療的知識,運用其豐富的臨床經驗與學養,其所開立的芳療配方别出心裁,臨床上更是效果顯著。《中醫芳療診察室》一書即将付印問世。不論是專業醫師或是一般民衆,如果想要更進一步認識芳香療法,這本書絕對是你不可缺少的一本書。相信李醫師日後會持續在中醫芳療領域耕耘,不斷精進其療法,提高療效、擴大應用範圍,未來造福更多的民衆,并有更多相關的著作跟臨床經驗與大家分享,将這芳香療法中可貴的知識與臨床經驗持續傳承下去。
 
作者序
 
找回思辨的能力,探索中醫芳療的無限光景
 
  中醫芳療是可以無限發展的領域,我大緻把學習曆程分成三個階段:有意識從衆、有興趣深入、有競躍思維。
 
  一開始接觸芳香療法,是因爲嘗試SPA按摩療程。起初隻是好奇精油的可能性,後來爲了滿足我的求知欲,研讀許多芳療書籍。在體驗精油的過程中,我發現除了中藥精油外,非中藥的精油也有其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當時我還沒有配伍的概念,隻覺察單方精油的功效。
真正踏入芳香療法的聖殿,是因爲孩子反複難愈的口水疹讓我很煩惱,買了許多産品效果都不好,決定報名美國NAHA國際芳療師證照班的課程。我發現運用主講人沈莉莎老師教導的肌膚急救精油配方,竟然可以解決孩子的口水疹!于是,因此啓發了我調配精油配方的概念。
 
  後來,沈莉莎老師的節氣經絡芳療課程,讓我确信了中醫芳療的方向,但芳療适應症不像書上說得如此好揣摩。在我進行英國IFA課程收集案例期間,我放棄了傳統的西方芳香療法隻用化學分子的概念,以中醫辨證論治爲基礎調配精油,更細微地診察體質及經絡,精油劑量及濃度也依個案調整,有些個案收效顯著,針對效果不彰的個案,改方之後的變化也逐漸讓我累積了中醫芳療的突破關鍵,我把部分心得分享到痞客邦“醫舞定情的部落格”上,偶然間被一些雜志及出版社發掘。
 
  這本書我寫了整整快三年,本來隻是想拿英國IFA的備審論文稍微整理,但後來主持“馥芊中醫診所”以及開立“中醫芳療門診”之後,搜集的個案愈來愈多,領悟了更多細緻的症結點,自覺要對讀者負責,所以用更多深入淺出的語言去撰寫中醫芳療思路,愈寫愈多,差點收不了尾。最終把我認爲比較重要的中醫芳療基礎集結成這一本書。
 
  每次在網路有人問我某固定配方到底适不适合他?其實我還真不知道怎麽回答!網路沒有看到本人,無法知道體質及證型,回答違法而且也不見得有幫助。固定配方并非适合所有人,一定要找出體質及證型才決定是否使用。
 
  現代人看網路資訊也有“從衆效應”,從衆效應也被稱爲“羊群效應”,因爲在羊群裏,很容易因爲一部分羊開始移動,其他的羊則盲目跟随。人們總是選擇最吸睛、人氣最高、按贊數最多的先看,或是加入一些社團或群組,隻是盲目接受資訊,隻是想要配方解答,而完全不去思考爲什麽。
 
  常有人問我爲何不列出疾病配方就好?何必這麽辛苦從基礎理論開始?還把個案轉折點都詳細紀錄下來?就是太多人按圖索骥而不加思索,把符合某種疾病的所有精油都調合在一起使用,導緻身體出現副作用。所以,我才要解說這麽多中醫理論,唯有了解中醫理論之後,才能把中醫芳療的概念運用得宜,也才能調配當下屬于個人的最佳配方。
 
  企盼芳療愛好者能借由閱讀這本書,在紛擾的網路時代,找回思辨的能力,避免因從衆行爲而誤用不适合自己的配方。感謝遇到的個案,能讓我在芳療領域保持熱忱,其實芳療除了臨床個案的印證,還受到很多實證醫學的驗證。
 
  在此誠摯邀請志趣相投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跨越芳療舒适圈,淬煉出中醫芳療最精華的配方,探索中醫芳療的無限光景。

記錄 · · · · · ·

很全面的中醫芳療,有溫佑君《芳療實證全書》的氣脈。-2021-9-9

下載價格:15 E币
VIP優惠:免費
下載說明:解壓密碼【e-body.fit】;
任何問題,請到用戶中心-提交工單!
0
分享到:

評論0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關于身心健康的一切~
沒有賬号? 忘記密碼?